東勝街,東連東城根上街,西接長順上街,是一條東西走向的街道。
這條街雖不古老,但也可謂是大有來頭:在清代滿城中,過去在長順街的南部兩側有兩條胡同,因為胡同中分別在駐防將軍下屬的主辦吏、戶、禮三部事務的右司衙門,以及主辦兵、刑、工三部事務的左司衙門,所以東邊的胡同就叫左司胡同,右邊的就叫右司胡同。到了民國時期,廢除了胡同的叫法,把這兩條胡同重新命名。同時為了顯示辛亥革命勝利之后的新形勢,又因這兩條胡同恰好在將軍衙門的兩側,于是便更名為東勝街與西勝街,東勝街由此得名。
東 勝 街
關于東勝街的故事數(shù)不勝數(shù),其中比較出名的要數(shù)沙利文飯店的故事了。在民國時期,東勝街東頭北側的原左司衙門還是民宅,后來由四川軍閥唐式遵(唐式遵的公館也在東勝街)在這里修建了民國時期成都最好的西餐店——沙利文飯店。在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之后,在舉國為前線募捐的熱潮中,唐式遵將沙利文飯店的產權捐贈給了市政府作為社會公用,后來還在這里設立過美軍聯(lián)絡處。抗日名將宋哲元在離開軍隊之后到成都時就曾在此居住過。
1948年,四川省參議會也曾經遷于飯店內辦公。成都解放之初,入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負責人與四川地下黨負責人正式會師,是在這里舉行的。建國之后,成都市政協(xié)一直設立于此。成都市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也是于1950年3月16日在這里舉行的。
1948年,四川省參議會也曾經遷于飯店內辦公。成都解放之初,入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負責人與四川地下黨負責人正式會師,是在這里舉行的。建國之后,成都市政協(xié)一直設立于此。成都市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也是于1950年3月16日在這里舉行的。
說完了沙利文飯店的傳奇故事,不得不提到另一個在東勝街誕生的名人——董竹君。董竹君何許人也?從一介青樓賣唱女子成為上海商業(yè)大亨的傳奇人物。董竹君在成都的舊居有兩處,一處在將軍街,另一處正是在這東勝街。1919年,董竹君來到成都,先住東勝街,后遷至將軍街東頭。在成都,董竹君創(chuàng)辦了成都第一家黃包車公司“飛鷹黃包車公司”,又開辦了專收女工的富洋織襪廠。后因與夏之時分手,獨自帶著四個女兒來到上海,歷經艱難困苦,依靠智慧和才能,成為我國現(xiàn)代第一代女企業(yè)家,先后創(chuàng)辦了群益紗管廠和聞名全國的錦江川菜館及錦江茶室(以錦江為名,便是對十年成都生活的懷念以及對自己與詩人薛濤有相近身世的感懷)。
一代傳奇女性:董竹君
人杰地靈,奮斗不止。1960年5月四川電視臺前身“成都電視臺”開播,后經歷多次辦公地址的變遷,最終在1969年東勝街40號駐扎下來,1986建造了這幢14層集辦公、發(fā)射機房一體的標致性電視大樓。這幢大樓記載著幾代電視人的青春年華,也見證了四川電視臺最輝煌的發(fā)展時期。
四川電視臺(來源:成都東勝街_成都豬溜溜_新浪博客 (sina.cn)
如今的東勝街,歷經歲月滄桑,經過新時代的洗禮后,煥發(fā)出新的生機,成為了“文創(chuàng)特色街區(qū)”。